孟祥偉:加快建設轉型發展示范區
作者: 來源:咸寧市人民政府 日期:2021-04-09
咸寧市委書記 孟祥偉
????咸寧將堅持在全局中定位、在大局下行動,以創新驅動為引領,加快建設全省轉型發展示范區,為湖北建設“科技強省”和“建成支點、走在前列、譜寫新篇”作出咸寧貢獻。
????第一,將創新貫穿轉變發展方式全過程。加快推動發展由要素驅動、投資規模驅動為主,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。
????做強創新平臺。搶抓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機遇,全面融入“一核一軸三帶多組團”布局,加快推進咸寧功能區建設,將武漢科創優勢轉化為咸寧發展優勢。發揮咸寧高新區科技創新主戰場作用,規劃建設咸寧科技創新中心,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。以“科創中國”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,大力培育智能機電研究院、大健康研究院、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等一批產學研銜接創新平臺,緊盯主導產業開展技術攻關,確保當下過得去、長遠過得好。
????集聚創新人才。實施新一輪重大引才育才行動,開設一線城市和重點院校“引才專列”,精準引進一批重點產業緊缺高層次人才。深入實施“南鄂英才計劃”,持續舉辦“南鄂杯”高創賽、“院士專家咸寧行”等活動,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領軍型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。探索建立武咸同城人才共享機制,用好武漢科教資源、人才資源,吸引武漢高校來咸辦基地、建校區、設立新型研發機構。
????激發創新活力。健全完善咸寧高新區、各縣(市、區)開發區管理機制,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推動咸寧高新區挺進全國50強。實行“揭榜掛帥”制度,引導湖北科技學院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、市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,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,激發創新創造活力。
????第二,將創新貫穿優化產業結構全過程。既注重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,更注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,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。
????以創新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。堅持質量興農、科技興農,加快楊畈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建設,創建一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。整合市農科院、林科院、竹產業研究院等公共科研機構資源,籌建桂花、青磚茶、枇杷等特色產業研究所,加強技術研發,加快補齊精深加工、包裝設計、冷鏈物流等短板,延長產業鏈,提升附加值。
????以創新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,聚焦裝備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和產業鏈,培育建設一批湖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。大力支持南玻光電、金盛蘭、真奧藥業、華寧防腐等重點產業龍頭企業,牽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、實驗室等研發機構,讓科技賦能企業做大做強。
????以創新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。實施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行動,以新技術應用為突破口,推動研發設計、物流、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。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態和服務模式,促進康養、旅游、文化、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,尤其是集中力量發展大健康產業,推進向陽湖中國文創產業聚集區建設。
????第三,將創新貫穿新舊動能轉換全過程。用好創新這個第一動力,推動“新樹深扎根”和“老樹發新芽”,為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強力引擎。
????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。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源頭培育、梯次培育、樹標提質等計劃,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,大力引進和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中小微科創型企業,堅定不移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。
????改造提升傳統產業。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,推動冶金、建材、紡織、森工、涂附模具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。實施“兩化融合”示范工程,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營銷管理、節能降耗等領域應用。
????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。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,加快發展電子信息、醫藥健康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。搶抓武漢“光芯屏端網”產業集群發展機遇,打造華中電子信息基礎材料基地和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。(張云寬)
:上一篇